不同的讲台 同样的精彩——聚焦首届“教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
 

不同的讲台 同样的精彩

——聚焦首届“教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

哈工大报讯(张妍/文)前不久,甄玉宝、赵雅琴、霍炬、邵郁这几个名字一度成为校园里的焦点。

这几位分别来自航天学院、电信学院、电气学院和建筑学院的“70后”教师,在哈工大的历史上,成为首批因教学工作突出而被聘为教授的青年教师。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讲台上与学生对话、和学生交心,却在教学这件事儿上有着同样的执着、展示着同样的精彩。

在“教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这项学校新出台的青年人才支持计划评审中,他们以“水平高、能力强、年纪轻”赢得了评委们的赞赏,更让全校青年教师深受触动,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甄玉宝:坚持用全英文授课的“杀手”

对大部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材料力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公认的难度较大的一门课。而对于英才学院的学生,这样一门课程却完全采用英文授课,难度可想而知。他们的授课老师就是被学生们私下称为“杀手”的甄玉宝。

浙江大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甄玉宝的教育经历格外亮眼。就是这样一位高材生,结束了在美国7年的求学和博士后工作后,于2006年来到我校航天学院航天科学与力学系,开始了他执着的英文授课生涯。

甄玉宝来校时,材料力学教研室正在酝酿建设双语课,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而刚刚从国外回来的甄玉宝觉得,从学生进一步深造和未来发展的角度考虑,用全英文授课更直接、效果会更好。“当时这么考虑是因为我个人的经历。我的英文基础还算不错,但1999年刚到美国学习时还是有些吃力,听到专业词汇总是习惯性地在头脑中转换一下。”正是这段亲身经历让甄玉宝觉得,如果在国内就在专业方面受过英文训练,不仅可以熟练掌握专业词汇,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直接用英文思维的习惯。

2007年,甄玉宝开始尝试在1个小班用全英文讲授“材料力学”。几堂课下来,学生们叫苦连天,喊着说太难了,要求老师用双语教学。甄玉宝问:“你们把我发的词汇表都背下来了吗?”学生们一下傻了眼。第一堂课时,甄玉宝给每人发了一份他自己整理的近20页的中英文词汇对照表,要求他们利用课下时间全部熟记于心。这么多的专业词汇,要做到全部掌握,对于本科生来说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儿,不下点真功夫还真是不行。

不管学生们怎样抱怨,甄玉宝还是坚持用英文授课,在课堂上轻易不讲中文。又上过了几堂课,甄玉宝发现,学生们的眼神不再那么迷茫了,还开始尝试用英文跟他互动起来。有一天下课,一个学生说:“老师,您是不知道,为了听懂这门课,我们熬了多少个晚上才把这些词记住啊!”甄玉宝笑笑,没说什么,心里却很开心。“我很清楚这些孩子的学习潜力。要不给他们加加码,他们就意识不到自己还有多大的能量。”

何止是给学生们加加码?为了上好课,甄玉宝给自己加的码不知要多几倍:备课用的中英文参考教材有七八本、编写的课件缩印后有两三百页、用两个多月的时间独立编写开发出网络题库软件、题库中至今已收集700多道题目供学生随时进行在线学习……一名学生在评教时写下这样一段话:“上甄老师的课,一点也不敢溜号儿。不仅全英文,而且从来不按教材讲,也不照着课件讲。要是稍微一走神儿,就跟不上他的思路了。”

甄玉宝坦言,他的课堂从不拘泥于任何一本教材或参考书,知识内在的逻辑和关联才是他的“思路”。为此,他对“材料力学”进行了重新编排,把全部内容分成30多个专题和模块进行讲授:“这样备课肯定要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对学生来说,会让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同时有更大的收获。”

甄玉宝教授

 

赵雅琴:一直在与学生“博弈”的严师

初见赵雅琴,温婉、柔美的外表让人很难和学生口中的“严师”形象联系起来。

在电信学院,赵雅琴的“严”是出了名的。对自己严、对学生严、对工作严,从本科到博士到教师,身为土生土长的哈工大人,“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已浸入到她的骨子里。

2005年留校时,面对200多人的课堂,面对被公认为最难讲的“通信电子线路”课,赵雅琴丝毫不敢懈怠,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备课上。为了更好地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她在此后的5年时间里把信息工程系电子线路类的3门基础课和2门专业课全部讲了一遍。这样的“轮课”方式对一个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的挑战不言而喻。“困难是肯定的,但效果也是明显的。院里安排年轻老师‘轮课’,也是用心良苦。”赵雅琴说,这样一番“轮课”下来,再次站在讲台上,“气场”都变得不一样。而直到今天,她仍是全院唯一一位“轮”完全部课程的青年教师。

 “我就是对自己下手‘狠’,哈哈。”赵雅琴说,学生平时常说我是“严师”。2011年教师节时,一名已经毕业的学生发来短信说:“工作了,发现你平时‘抠’我们的东西都用上了!”说到这里,赵雅琴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身为电信学院主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她在全院推行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的行动为全院教师作着表率。有一次,一名学生委婉地说:“老师,您的PPT太有特点了,内容都是‘摞’在一起的,好像不太适合打印……”赵雅琴听出了学生的 “话外音”:“你们是希望我把课上讲的内容都放在PPT里,考试前打印出来,就可以临时抱佛脚了吧!”

“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博弈。”赵雅琴说,如果把全部内容都放在PPT里再发给学生,有些学生可能就会在考试前几天临时背背来过关。这样一来,上课就不会专注,靠考前突击记住的东西转过头来也就忘了。”因为这种“博弈”,在赵雅琴的课堂上没有照本宣科式的灌输,而充满了大量的逻辑推理和动画演示。要想跟上她的思路,学生们自然不敢开小差。

60学时的“通信电子线路”,十几章的内容,着实让学生们在考试前有些胆战心惊。于是,又有调皮的学生在期中考试前以答疑为由想让赵雅琴给划定个考试范围。身经百战的赵雅琴自然不会“中计”,在期中考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阶段性测验及项目学习内容。以项目为牵引的学习方式重在系统性,同时又涵盖课程的全部章节。“这就是博弈的结果。这门课是技术基础课,每一章都很关键,哪一章学不扎实,都会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项目学习答辩时经得起老师的‘盘问’。”

赵雅琴说,这种博弈,是师生间一种心照不宣的小游戏。她并不担心学生因为她的严厉而影响评教的成绩,因为她相信学生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老师备课下了多少功夫、对学生付出的真心有多少,他们心里都有数。

有趣的是,师生间的博弈似乎永远不会停止。本学期,为了解决学生不时带着侥幸心理逃课这个大班课的老大难问题,赵雅琴再出新招——在课前用上了指纹签到系统。学生们不得不“甘拜下风”,高喊“赵老师威武”!

赵雅琴教授

 

霍炬:“铁将军”的标准永远不过时

在当选首届“教学青年拔尖人才”之前,霍炬这个名字对青年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作为首届哈工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首届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第一名获得者、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二等奖获得者,霍炬笑说:“我就是遇到的机会好,学校、省里和全国的首届教学竞赛都让我赶上了。”

霍炬所在的电气学院,在哈工大历史上始终以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教学传统著称,“铁将军把关”早已传为佳话。霍炬深受影响。他坚信,“铁将军”的标准永远不会过时。

在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举办的青年教师培训班上,霍炬以“过来人”的身份与刚刚走上讲台的后辈分享了自己十余年钟情教学、钻研教学的心路历程。从2000年给老教师助课开始,年轻的霍炬就深刻地感受到备好课对上好课的重要性。

要练好基本功,没有捷径,靠的就是反复的学习和磨练。“很多刚上讲台的老师问我,为什么在讲台上表现得那么自信?好像一点也不紧张。其实,紧张不紧张,关键就是看你备课充不充分。”霍炬坦言,当年在给老教师助课时,自己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惑。而看到老教师们一摞摞工整的教案时,他开始“参悟”到了其中的奥秘。

为了能像老先生们一样在讲台上挥洒自如,霍炬一边捧着他们的教案,一边翻着一摞摞的参考书,把“电路”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和全部内容都“刻”在了脑子里。从第一次正式上讲台起,霍炬从没照搬过老先生的教案或者教材的内容。他根据自己在备课过程中的总结、凝练,手写出自己认为最“顺”的教案。“每一次上课前,我总喜欢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新的理解和在科研中的体验在教案中融入新的东西。”

一堂课、两学时的内容,霍炬常常会花上两三天的时间来备课。很多学生在评教时不约而同地提到,霍老师无论是课上课下,总是有问必答,思路永远那么清晰。霍炬说:“上课是个良心活。功夫下到了,也就不难了。”

如今的霍炬,囊括了校级、省级和全国教学比赛的各种奖项,担任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主讲教师,成为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和后辈们的榜样。虽然他已经讲授过十几轮的“电路”课,早已熟记于心。但是每次上课前,他仍坚持与初为人师时一样的态度去备课。即使是出差回来深夜到家,也要把第二天上课的内容重新熟悉一遍。

2012年,作为我校唯一的代表,霍炬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使他成为不少青年教师羡慕的对象。不少人找到霍炬求“秘方”,他的答案只有3个字——反复练。在备战大赛的那个暑假,霍炬完全忘记了全省教学竞赛第一名的光环,为了20分钟的现场比赛,每天在会议室里无数遍地对着PPT练习。练熟了,他就找来自己的学生反复听,听完提意见,改完了再练。经过一个暑假的反复练习,才有了全国大赛上的收放自如、精彩迭起。

在霍炬的办公室,一幅学生送的字十分显眼。“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学生们的诠释是:“霍老师在九思十想后,用七嘴八舌讲出了五脏六腑里的知识,从而站稳三尺讲台,用一支粉笔秀出了教师的风采。”而霍炬却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虽然学生说我“七嘴八舌”地总是唠叨,但他们能感受到我在教学中的“九思十想”,我也知足了。

霍炬教授

 

邵郁:用“伤筋动骨”的教学改革帮学生“找感觉”

邵郁的办公室——准确地说应该叫“工作室”——位于充满了俄式建筑风情的土木楼。穿过长长的走廊,走进510室,偌大的工作台上和地面上铺满的一张张图纸以及房间另一侧的布艺沙发、茶几上的彩色台布,使这个房间显得很别致。而邵郁本人的身上,也似乎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随着她关于美、关于建筑、关于建筑设计的侃侃而谈,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气息”大概就是源自她自身与建筑、与建筑设计本身的一种契合。

在建筑学院乃至全校,邵郁可谓是教学改革上的急先锋,她牵头对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基础”和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开放式研究型设计”进行的教学改革被称为是一种“伤筋动骨”式的改革。

邵郁认为,建筑学作为一门融合了技术和艺术的学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这个专业培养人才不能“批量”生产,而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开出“个性菜单”。“个性菜单”显然需要“私人订制”。而建筑学专业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对建筑空间、建筑形式美、建筑技术美等诸多方面的“感觉”。

为了帮学生找到这种“感觉”,邵郁一直在尝试。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的一段短暂的学习经历,让她对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在“学院派”的体系中植入现代主义设计的教育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回校后,邵郁对“建筑设计基础”进行了一番“打破全局”式的大调整。楼梯间、校园、土木楼的公共空间、街道、设计院成了移动的“课堂”,随时展开的小组讨论、不定期的合班讨论、8次难度逐级增加的大作业,整个教学团队丰富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调动。

“这门课覆盖建筑学院4个本科专业所有学生,贯穿整个大一学年,对学生建立专业概念、寻找专业感觉意义非凡。‘折腾’的过程就是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激情。因为建筑设计不是知识的传输,而是尊重个性、尊重自我选择的过程。”邵郁说,她和她的团队是试图通过这门课找到一种方法和路径,让每个学生在大一结束时都能找到入门的“感觉”。从2011年到2013年,教案每年都在变,教学体系和内容逐渐稳定下来。

与“建筑设计基础”不同,邵郁牵头对“开放式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方式,代之以完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每次开课前,所有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的设计课题和方向自主申报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老师。这样,一个个完全自由组合的师生团队就产生了。邵郁说:“除了自由组合,这门课最大的特色是每个团队都要走出去。”

今年,在学院的支持下,以该课程为平台,建筑学专业有海(境)外学习经历的学生已达到100%。师生们活跃在美国、英国、芬兰、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设计院。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这段经历,找到了出国深造的“感觉”。而最让邵郁骄傲的是,建筑学专业30%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了出国深造,覆盖了7所美国常春藤联盟院校。

最近,邵郁正在为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慕课课程的分解设计“折腾”着,“伤筋动骨”的教学改革仍在继续。她说:“对我来说,教学学时永远不够,重要的是怎么把学生‘折腾’起来。老师不光要自己‘折腾’,还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师生都‘折腾’起来了,教与学都生动了,感觉也就找到了。”

邵郁教授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