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海两学院教师赴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现场学习
 

1130日上午,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50名教职员工赴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现场学习。据悉,作为校区师德教育及党员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面向全体教职工,后续将有其他学院参加学习活动。

步入位于郭永怀故乡荣成市的事迹陈列馆,一尊郭永怀汉白玉半身雕塑首先映入眼帘,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永萦江山堪称民族脊梁,怀忘九霄不愧中华英魂,”陈列馆两侧柱子上的嵌名对联,是对郭永怀辉煌一生最生动的注脚。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早年留学海外,是世界知名科学家,在美国享受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生活待遇。“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作为中国人,我有责任回到祖国。”1956年,郭永怀毅然放弃安稳的生活,携妻女动身返回祖国。在海拔38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的青海基地中,在一无图纸、二无资料的情况下,他与其他专家学者一同风餐露宿,开展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

   196410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郭永怀又陆续参与了氢弹研制和“东方红”人造卫星的设计。196812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一个重要线索,连夜乘机赶往北京汇报,不幸飞机失事,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与警卫员抱在一起,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紧紧夹在两人中间,所有数据资料完好无损。59岁的郭永怀带着对祖国满腔的挚爱和对未竟事业的牵挂,壮烈殉国。

   陈列馆中,400多张图片、200多件珍贵文物资料,展现着郭永怀的杰出贡献、感人事迹和崇高品格,铸成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令观者心生景仰。

从陈列馆中走出,许多教师已经泪湿眼眶。作为与祖国的国防事业紧密相连的哈工大人,大家对郭永怀的事迹有强烈的共鸣。“这种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精神让人非常震撼和感动,老一辈科研工作者高贵的人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眼泪怎么也止不住,心里有很多感动,但是说不出来。以后更加努力吧。”

身后的陈列馆大厅中,郭永怀的汉白玉半身雕塑依然神态坚毅而安详,目光深邃地目送着大家的背影,他仿佛仍在思考和关注着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新发展,期待着涌现出新一批心系祖国的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 谭璇月 /图)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