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飞校长在哈工大(威海)第四届“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

加快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

  ——在哈工大(威海)第四届教代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徐晓飞

2017324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第三届双代会以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2012年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威海市、校本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威海校区在积极落实多方共建工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谋划,攻坚克难,不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工科强校的发展目标,明晰了“一二三三”的发展特色,确立了“一个根本、两翼驱动、特色发展、综合改革、工大文化、和谐校园”的发展战略,校区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对外交流、招生就业、办学条件改善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一)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并实施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项目学习相结合、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校园教育与企业实习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先进教育模式。实施了完全学分制,启动了以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学习成效为驱动的新一轮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动一系列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引入MOOC/SPOC现代教育手段推动教学改革,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改革。推行三学期制,不断改善夏季学期课程建设与教学活动。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推行基于项目的学习计划,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工程领军人培养计划。改造了一系列教学实验中心,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设立教师教学优秀奖励专项津贴,提高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校院两级督导队伍与质量管理平台建设,改进教学评教与反馈机制,教学规范管理水平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近年来,获批山东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群5个(共21门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6名;获批工信部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各1个。建立了167个校企联合学生教学实习基地、130个学生毕业/就业实习基地。开展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学生选修MOOC课达上万人次,获批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教学试点高校。校区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外语竞赛”特等奖和中国大数据建模竞赛冠军等国家级奖励,在“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智能机器人、智能车竞赛等重大科技创新赛事中累计获得国际、国家与省部级奖励1041项,其中,国际级奖励119项、国家级奖励550项。研究生教育方面,实施“学术型”和“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规范与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管理与培训,研究生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逐年提高,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招生方面,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连续五年招生录取分数线都有新的突破,有27个省市录取线高于重点大学录取线60-133分。研究生生源质量也在不断改善。就业方面,本科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94%,研究生毕业生年平均就业率达95%,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和高端人才培训稳步发展,继续教育学院获评“2014-2015年度中国远程教育优秀校外学习中心”。

    (二)不断完善学生工作体系,构建多元化育人平台,学生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党团建设工作与育人工作,积极构建“模式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和学生工作新模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爱校教育等,举办爱校荣校的青春领航系列活动和践行“哈工大规格”、练就“哈工大功夫”主题教育活动,开办各类教育讲座与讲坛,成效显著。构建学生书院育人平台,建立了“书院-学院”协同教育管理的育人新模式和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成立了丁香、雅荷、梧桐等学生书院,构建了以学生为根本,以书院为载体,以学生成长为目的,以社团为主线,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方式,以书院环境为平台的书院育人模式。五年来,校区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2个、“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3个、省级先进班集体15个,山东省优秀社会实践团队30支,山东省志愿服务优秀集体1个,有2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援梦西藏”、“天梦湖缘”、“飞陇乘云”等实践团队受到团中央表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投入200余万元支持学生创新项目1100余项,参与学生5000余人,涌现出HRT车队等优秀创新创业团队100余个。成立了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青年创业协会,培育了61个创业团队,注册公司6家,获批“山东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和“威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特色,理清学科发展思路,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高

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校区发展实际,明确了“一二三三” 的特色发展战略,即:“一个蓝色(蓝色海洋经济)、两个智慧(智慧制造、智慧城市)、三个重点(船舶、海洋、汽车)、三新优势(新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加强了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逐步形成了以“船、海、车”特色学科发展为突破口、以优势学科为牵引、各学科相互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通过制定“十三五”学科规划,各学科的主攻方向与建设重点不断明晰,为学科进一步上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校区的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2个一级学科被哈工大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共有8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和“海洋化学”入选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校区的工程学、材料学、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为哈工大相应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行列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量式贡献,并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哈工大相关学科增砖添瓦,提供了有效支撑。

(四)不断明晰科研主攻方向与发展途径,科研成果丰硕,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结合“一二三三”特色学科发展战略,不断凝练重大研究方向,加强科研体系建设,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与协作攻关,积极推进成果转化,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五年来,校区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1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12项、横向课题376项。连续五年科研经费突破亿元规模,总经费超过5亿元。取得各类科研成果1170项,其中,获国家级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市场金桥奖突出贡献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项;发表学术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SSCI收录260篇;出版学术著作20多部。校区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成绩突出。近五年来,与山东省企业的产学研合作563项,金额达2.71亿元,其中,与威海市企业的产学研合作348项,金额达1.36亿元。与山东省科技厅共建的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与挪威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的“山东省船海先进技术装备国际联合研究平台”落户校区。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建设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和哈工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并得到威海市与高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该项目已列入威海市委2017年重点推进工作任务,投入1亿元资金相继到位。目前,园区建设工作正顺利推进,已有部分研究院和公司注册并运行,政产学研用相融合,相互促进的产业运行模式初步显现,以科技创新牵引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五)重视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师资队伍水平不断提高

校区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强校战略,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努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与聘用机制,充分激发教师活力。按照“双轨分类,分类设岗;按需设岗,按岗评聘;按岗考核,按岗晋级;按岗进人,按资审核”的原则,启动了“十三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人事制度改革、教师评聘与量化考核机制改革、职称评审机制改革、人才引进机制改革、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机关职员绩效考核机制改革等工作,初步实现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规划相一致、教师岗位设置与教学科研任务相一致、教师上岗条件与岗位职责相一致、教师业绩量化考核与岗位职责相一致、教师津贴与完成业绩相一致、教师晋升发展与教师岗位职责相一致的良性激励机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引导各学院提高新教师的引进标准和在职教师的职责要求,严把师资入口关、教师队伍质量关与水平关;引导教师明确努力方向,激励教师以教学业绩与科研水平求得发展与晋级,鼓励教师在职提高,支持教师出国深造,为教师参与各类人才计划创造条件,使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制定专门的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五年来,引进“双聘院士”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海外短期兼职教授6名(含外籍院长1名);聘请高水平专家任客座或兼职教授117名。有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香江学者支持计划”,2人获“泰山学者”称号,4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聘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博士入职教师103名,其中有12人毕业于海外高校;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62%,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有所增加。先后派出33人赴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

(六)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国际合作办学成效明显

校区把国际化办学作为实现校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合作办学与联合人才培养的举措。广泛开展国际联合办学,已与欧、美、澳、亚洲等国60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签署90多项国际合作办学与联合人才培养协议,搭建了国际学院、X+Y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交换学习与游学访学机制、国际夏令营、国际联合实验室、系列国际会议等国际合作平台。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等联合创建了哈工大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聘请外籍专家Atilla Incecik教授担任院长,邀请一批国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实施大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学生的外语与国际交流能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各种出国留学机会。仅2016年,校区出国留学/游学学生空前地达到343人,其中,出国读研深造214人。同时,积极保持与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等部门的沟通,为校区国际化办学争取更大支持。成功举办了“2015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论坛”、“2016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ISOST2016)”、“2016海陆空大学生国际暑期学校”等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活动,扩大了威海校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关注民生,加强基本建设,后勤和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过去五年,校区财务状况虽依然吃紧,但逐步向好,经费总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14.9 %,固定资产增长56%。我们持续关注民生,按照国家政策为教职工与离退休人员调整和增加了工资与岗位津贴。改善了师生生活条件和待遇,扩大了离退休老干部活动场所,建设教工之家,改善内部设施及条件。为患重病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为困难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与困难补助等3200多万元。不断加强校园基本建设,新建成并投入使用校舍面积4.7万平方米。由山东省支持建设的大学生活动中心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由国拨资金支持的图书馆项目已经进入内部装修阶段。经多方面筹资建设的校史博物馆、足球场与赛车场、留学生公寓、第十二学生公寓、丁香园二期等工程已陆续开工;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建设也即将启动;校园无线网建设已基本完成,这些将大大改善威海校区的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后勤管理综合改革,按照“一甲多乙,服务外包,合同管理,加强经营,节能降耗,成本控制,当好甲方,明晰责任,优化服务,务求实效”理念,进一步完善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改善宿舍和餐厅条件。加强成本管理意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推进节能降耗工作,校区多次获评“山东省节约型校园建设先进试点高校”和“威海市节约型校园建设优秀高校”。完善了资源配置与使用绩效评价,改革运行机制与资源管理体系,通过资产大清查,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按照“满足需求,配置合理,定额分配,绩效考核,动态管理,有偿使用”的管理原则,提出了米均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得公共办学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合理配置。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按照“科学合理,清晰准确,可查可管,可控可审”的财务管理原则,完成了对财务账目的大排查,完善资金使用计划,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为校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与保障。

(八)加强校友会建设,创新校友会工作模式,强化校友与教育发展基金工作

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充分发挥校友力量支持校区发展建设。成立了威海校区校友理事会,创造性地成立了校友理事会下设的校友组织与校友服务、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校友宣传与培训和青年校友等4个工作组,使校友工作有了落实的抓手。同时,提出了“三帮+一平台”的校友工作理念,即“校友帮校友、校友帮母校、母校帮校友,学生终身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大了校友会的组织发展与校友服务活动的力度,校友工作成效明显。在全国多个省、市相继成立哈工大(威海)校友分会,加强与各地校友的联系,校友纷纷回校开展合作项目对接、联合人才培养、捐赠,举办讲座和报告会以及担任就业创业导师等,进一步增强了学校对校友的凝聚力与合作力度。通过与校友企业及合作伙伴成立联合实验室、合资创办企业、设立捐助项目等方式,不断加大校区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力度,为校区发展建设筹集资金与资源。近四年来,累计募集教育基金捐款近4000万元。

(九)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哈工大传统传承,努力打造和谐文明高雅的校园环境

重视校园文化与文明校园建设,强调哈工大规格和优良传统在威海校区的传承和延伸,不断加大对哈工大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宣传,加强哈工大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营造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广大师生对于“哈工大人”和“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的认同与追求,强化“Made in HIT”概念,增强师生们对哈工大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建设了移动式哈工大博物馆和哈工大文化长廊,先后完成三版文化长廊(致敬历史、致敬辉煌、致敬人物)的宣传文案,广泛宣传哈工大历史与哈工大人精神。制作了校区宣传片、2017招生宣传片和《哈工大威海之歌》MV,展现学校的发展成就与文化内涵。建成了学子园、丁香园等欧式园林,引进欧雅轩西餐厅,使哈工大欧风俄韵的典雅风范得以彰显。以丁香、雅荷、梧桐等三个学生书院为载体,营造出了多元化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环境,以哈工大优良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书院文化逐步形成。通过举办读书节、体育节、文化晚会、社团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和威海校区成立3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校区的文化内涵与品味,一个精彩纷呈、凝心聚力、活力迸发、和谐文明的新校园环境日渐形成。

(十)坚决贯彻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深入推进服务型党支部建设,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述职制度,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增强。积极推动民主治校,推进党务校务公开,落实校领导联系基层和接待日制度,不断完善和健全师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干部选拔、培训和管理工作,推进领导干部多维考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反腐惩防体系建设,加大了对重要事项、关键环节、重点岗位的监督监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等制度。

二、面临的形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面临的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适应创新驱动和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时期,山东省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关键时期。国家和地方对技术创新型人才、复合创新型人才、工程领军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各高校都在为“双一流”建设积极开展工作,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哈工大校本部正在全面推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威海校区作为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重要高地之一,必须紧跟校本部的步伐,紧紧围绕“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工科强校”的发展目标,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强化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水平,为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增量,为推动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威海校区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同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宏伟目标相比,我们在发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发展总体布局的特色与优势仍不明显,整体发展水平和速度较低,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创新创业竞争力不强,科学研究规模、层次、效益不高,国际化办学深度不够,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还不够高,条件保障和资源整合能力还不强,对外拓展能力与影响力较弱,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不高,追赶一流高水平大学的认知程度与紧迫感仍不够强等,这些都将制约校区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同志们,未来几年将是校区建设和发展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对照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威海校区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校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抓好做实各项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一如既往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强化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根本理念,不断创新育人模式,以深化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为抓手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坚持“一二三三”特色发展战略,充分激发创新的动能,建设和运营好创新创业园和工业技术研究院,进一步释放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的活力,更好地反哺教学科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国际办学及合作机制,完善和优化公共资源管理,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保障能力,从而从总体上提高校区的综合办学实力,使得威海校区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尽快和真正融入“大哈工大”的发展格局中。

三、2017年的主要工作

2017年是国家实施 “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一年。今年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学校也正在接受中央巡视组的专项巡视。2017年,同时也是校区推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建设步伐的重要一年,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已顺利完成了改革的各项“开局”任务,接下来将进入“中盘”阶段。我们面临的工作将更繁重、任务更艰巨,难点更突出、矛盾更复杂,改革的风险和压力传导也将不断加大,这需要我们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拿出更大的勇气和魄力,继续坚持稳规模、提质量、秉传统、创特色的要求,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向前。2017年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做好接受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工作,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持续推向深入

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角度自觉主动接受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工作。如实主动地向巡视组提供情况,反馈问题,确保巡视工作顺利进行。自觉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以党章和党规党纪为准绳,认真做好中央巡视组专项巡视所提出的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明确责任,,标本兼治,形成长效机制,将巡视成果转化为促进校区发展建设的动力。在前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基础上,把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推向深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完善党内监督工作制度。加大对违犯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注重关口前移,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监察,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审计,防控各类风险。

(二)坚持立德树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基本遵循,以哈工大第十二次党代会和校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扎实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和监督力度,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四进”原则,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贯穿教学和学术研究全过程。严格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哈工大优良传统相结合,组织开展“练好哈工大功夫,创建高水平特色校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干部管理和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筹建九三学社、民盟支部。做好群团组织工作,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教代会、工会在民主办学中的巨大作用。

(三)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高标准,严规格,严要求,求实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完全学分制,完成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驱动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断提高课程体系建设质量,完善夏季学期课程体系,提高教学国际化水平;不断加强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继续加强实验室与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水平;充分借助MOOC/SPOC信息化教学手段,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法等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及考试方法;加强校企合作,改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断加强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的结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重新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大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力度,突出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特色;通过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严抓论文规格规范,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好在校区实施博士生培养的教学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相关准备工作。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提高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完善教学优秀激励奖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不断适应国家成人教育政策新形势,做好继续教育学院的改革和转型工作。

(四)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加快船海车特色学科发展

按照“一二三三”的特色发展战略,整合全校区的优势资源,持续推动“船、海、车”特色学科方向发展。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主要以自主航海器与小型特种船舶、基于先进综合技术的多功能海洋浮台及其网络化、可持续发展海洋再生新能源及综合利用、新一代海洋探测技术及装备、海岸与离岸工程结构物的防腐、防灾与减灾技术、先进海洋材料与特种加工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在海洋科学学科,将以海岸带水资源与海洋生态、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水健康养殖、海洋天然产物化学与海洋新材料、海洋信息检测技术、海洋生物质再生新能源与化学能源、海洋大数据技术等作为突破点。在汽车工程领域,将以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智能汽车、网联车与车联网技术、特种汽车技术、汽车节能减排及热管理技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与交通规划为主攻方向,形成其他学科与船海车学科相互交叉、相互促进的优势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期间申请到“船舶与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逐步形成特色学科有特色、优势学科有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主动适应国家地方新需求,持续提高科研水平和推进成果转化

结合“十三五”科研发展规划,紧密跟踪国家、省、市层面的科技规划,积极培育和争取重大项目和引领性项目。按照学科发展主攻方向,进行科研方向与项目的布局。针对国家2017年重点研发计划,整合我校区优势资源,积极参与相关领域项目申报。组织一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突破若干项关键技术,推出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大力推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和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力度,尽快孵化一批有优势、成长快的校企合作创新公司,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注重科研平台建设,抓好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的申报,继续鼓励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继续推动团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优势学科在相关领域内的学术影响力。认真研究国家科技管理新政策,结合校区实际,出台适应我校区特点的科研管理新办法。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做好保密资质复检认证工作。

(六)深入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建设,全面落实“七育人”工作

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统领,全面推进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工作。整合全校资源,继续完善“模式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和多元化学生工作平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探索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学生思想引领,开展哈工大传统主题教育,继续深化哈工大传统育人与榜样育人工作;进一步完善适合威海校区特点的书院模式,构建“书院-学院”协同教育管理的工作模式和体系,实现学院与书院融合、通识与专业融合、导师与学生融合、领袖个性与群体融合、跨年级与跨学科融合、共性与特色融合、学习与养成融合、活动与文化融合;改善基于互联网的学生关怀网,实施优秀社团培育计划,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配合通识教育,实施校园文化繁荣计划。继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组织与活动,形成代表哈工大水平的创新创业成果。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创造更多更好的机会。

(七)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2016年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双轨分类,分类设岗;按需设岗,按岗评聘;按岗考核,按岗晋级;按岗进人,按资审核”的原则全面实施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以岗位职责为核心、以绩效量化考核为手段、以绩效津贴与晋级为激励”的人事改革机制,完成教师、工程实验、机关干部职员等三大系列的聘岗和考核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奖勤罚懒、利能排庸、提质增效的目的。全面梳理人事管理政策,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人事管理政策体系。同时,组织实施高层次教师的长聘/准聘工作,吸引和稳定拔尖学科带头人。稳步推进机关管理机构的优化改革,制定和执行好机关职员岗责绩效增值评测办法。规范各类人才引进的管理机制与待遇政策,加大海外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重视青年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加大对教师出国进修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八)提升国际化办学层次,提高学生国际化能力

加强海洋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建设,争取获得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国家外专局“国际化示范学院”等项目支持,建立全过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继续扩大“国际化合作伙伴网络”,同更多的国外知名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大力推行大学生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增强大学生国际化意识,使学生出国交流或留学人数有较大幅度增加。做好“韩语+专业”的联合培养计划,构建多元化跨专业的“X+Y”国际化培养模式。做好留学生招生及宣传工作,制定留学生大类培养方案,初步建好留学生教育体系及管理制度,显著提高我校区的国际留学生规模与水平。建立留学生汉培体系,推进对外汉语培训正规化建设。举办若干个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论坛(如海洋、汽车、太阳能等领域),进一步营造国际化办学氛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九)深化后勤保障与资源管理改革,继续提升服务能力与管理精细化水平

继续推进后勤管理服务改革。按照“一甲多乙,服务外包,合同管理,加强经营,节能降耗,成本控制,当好甲方,明晰责任,优化服务,务求实效”的要求,重点完成对餐饮和动力领域的改革,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精细化管理流程。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完善动态可行的供暖方案,加强对各类用电的监控与管理,节能降耗,降低运行成本。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落实责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加强财务管理与运行控制,加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与决算管理,改进内部控制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和风险点的监察与管控,完成公务卡发放与使用,优化财务业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公用房管理改革,试行公用房米均效益评价考核。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调整,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推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绩效考核,全面提高校区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完善采购招投标管理体系,规范各类项目管理制度。

(十)有序推进校区基本建设与信息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改善办学条件与创新创业条件。按期完成新图书馆、校史博物馆、留学生公寓、十二号学生公寓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和丁香园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基本建设。积极争取船海大楼和体育馆项目在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立项,争取基础教学实验大楼在工信部立项。完成年度大修项目改造以及校区后山环境改造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做好校园网建设规划,加强校园网基础建设;提升校园网网速,建设4500个无线AP点;组织实施好认证系统、云数据中心及机房建设、信息化建设基础平台建设、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办公OA系统建设和网络安全维护等工作

(十一)加强校友会与教育基金会工作,密切与校友的联系与深度合作

加强校友会和校友理事会及工作组建设,创新校友理事会和工作组为校友服务、为母校服务的工作模式,充分实现“三帮+一平台”的职能。加强在校友密集的省市和地区的校友组织建设,在已有的北京、福建、上海校友分会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成立青岛、深圳、广州、济南等地校友分会,充分发挥校友会联系母校与校友的桥梁纽带作用。办好第一届校友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和哈工大校友创业俱乐部年会。加强校友理事会工作组的力量,更多地聚集校友资源,更好地为校友服务和加强校企合作。同时,不断拓宽教育基金募集筹资渠道,创立校友基金项目,设立多种可捐助项目,整合各种资源用于校区办学与发展。
    (十二)持续关注民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密切关注民生问题,积极改善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的福利待遇及活动场所条件,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平安和谐、乐业共享的幸福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逐步建立具有哈工大传统和威海校区特色的多元化校园文化体系。按照若干区域和板块逐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建成校史博物馆及其文化山园地;完善文化长廊,大力宣传哈工大历史、人物、学科与成果;建设主楼广场校训文化区,宣传“哈工大规格”与“哈工大功夫”;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凸显欧风俄韵式高雅校园氛围,提升丁香园、学子园等特色园林的文化品位。通过校歌传唱、举办文化节和体育节等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软环境,提高哈工大威海人特有的文化与品位,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和物质形式的文化熏陶与浸润式感悟教育。不断加强校风建设,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让广大师生幸福地工作和生活。

 

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当前国家推动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时期和哈工大实现“迎百年、创一流”宏伟目标这一关键时期,威海校区也站在了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新起点上。时代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机遇,也让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是我们坚信:在哈工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校区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的工科强校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