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宋晓国:“咬”住目标 把愿景变成实景

宋晓国,1983年生,山西介休人,2012年哈工大博士毕业进入校区工作,现为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进材料及异种材料连接。担任材料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哈工大(威海)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入选哈工大青年拔尖人才、中国焊接学会创新平台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等20余项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近两年来在top期刊上发表7篇高水平文章,授权发明专利18项。



   

从讲师到教授博导再到校区最年轻的中层干部,从“白手起家”到有自己的课题组、实验设备和科研项目,来校区工作六年,宋晓国结结实实“打”下了一片天地。他个子不高,却顶天立地敢想敢为,貌不惊人,却有胆有识雷厉风行。 “走到现在我很知足,但不满足。我要和团队、同事们一起,走得更高更远。”

 

“为梦想奔波,心是满的”

宋晓国出生在山西的黄土高坡,在刮过山坡的阵阵大风和种满玉米高粱的田地间撒着欢儿长大。村里20几个同龄的玩伴,读到高中的只有他一个。

也许是看惯了黄沙漫卷的落日城楼,宋晓国对冬雪飘飞的北国心生向往,“听说哈尔滨雪下得很大,有雪的地方一定很干净。”怀着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憧憬,他在高考志愿上郑重填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并考入焊接这个哈工大“王牌专业”。

宋晓国读书是块天生的“好料子”,他从来不搞“题海战术”,对着一道类型题一琢磨到底,其他题目触类旁通。在哈工大求学的日子里,宋晓国除了认真做学问,还做家教贴补家用,因为知识点通透、讲课生动,他很快在家长中做出了口碑,后来又通过严格的筛选进入新东方做高考辅导,讲台上的他激情四射,一度成为备受学生推崇的“明星教师”。那时他月入过万,硕士毕业的时候,他赚的钱已经能在哈尔滨置一套小房产了。

对大学时代的宋晓国来说,为生活所迫的责任、为父母分忧的急切共同催动了强烈的赚钱欲望。但生活条件改善之后,空虚感却日益涌了上来。有时候一天的大课上下来,他躺在宿舍床上望着天花板,整个人空空荡荡,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些什么。“长远来看,人还是得有目标、有梦想,这样忙过累过,心是满的。”

宋晓国那时还没有发觉,这样的梦想,已经在哈工大的求学生活中不知不觉间埋下了种子,并日益发芽生长,最终决定了他人生的选择。硕士毕业工作两年后,事业顺风顺水的他再次回到哈工大攻读博士,师从冯吉才教授从事陶瓷与金属异种材料连接方向的研究。“就是有那么一个为国家做科研的梦想,一天比一天强烈。”在宋晓国心中,家国情结就像一个越来越急切的召唤,唯有听从,心才安定。他说,在哈工大读过书的人更能理解这种执着,“我本科同学,38岁,三个孩子的爸爸,刚考回学校读博了,不为钱不为名,就为了心里这个梦。”

2012年,宋晓国博士毕业,进入哈工大的威海校区。从承接第一个项目开始,他就遵循一个铁则:“做科研肯定有取舍,我和团队承接项目,首要考虑的是对国家有什么样的贡献,一定要先满足这一点,钱是次要的。”

 

“答应的事儿,接下的活儿,脱几层皮也要做好”

宋晓国生性喜静,又长于交往,有“坐得住板凳”的定力,也有“走得出路子”的魄力。他经常天南海北跑项目、谈合作,仅去年一年就飞了78次,高铁和客车更是数不清次数。

“谈业务和做研究不同,做科研是非黑即白,但是谈合作就需要回旋和折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想方设法把事儿做成。”

宋晓国说,科研要做好,没有不吃苦的。“哈工大人实在,不会轻易许诺,一旦答应的事儿,接下的活儿,脱几层皮也要做好。”

宋晓国团队的项目与航天联系紧密,经常要到偏远的地方做现场调试。这些年来,他因为工作原因大概一年跑十次北京,却从没进过三环,跑十次上海,却从没到过外滩。凌晨三点多起床,赶六点多的飞机,快中午赶到调试现场,胡乱吃一口开始干活儿,晚上坐飞机往回赶,夜里十一二点到家,这样的时间表他早已经习惯了。

2014年申报国家重大课题专项时,天气湿闷,宋晓国窝在北京的酒店没日没夜地设计方案、写材料,整整7天没下楼,捂出了一身带状疱疹。另一次经历称得上“狼狈”,他赶到天津郊区做调试,现场气温超过40度,汗水淌到眼睛里。等他带着一身粘腻回到旅馆时早已经饥肠辘辘,那里却没有任何东西果腹,于是他又打听着路走了半个小时来到村里的市场,不巧市场遇到火灾休市了。最后他好不容易辗转在街边小卖部买到一桶方便面,简直如获至宝。“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东西了。”

问起宋晓国这样奔波累不累,他沉吟片刻,似乎从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事情越多,就越关注该怎么解决,其他的倒没时间去想了。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更多的是成就感。”

对宋晓国来说,科研报国是心之所向,培育学生是心中所爱,动力源于此,成就也源于此。他把做科研的前沿动向和实战经验传授给学生,把硕士、博士生送到国外联合培养,鼓励他们学成归来为国效力。“一代接着一代干,为祖国做科研,才会有真正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身为人师,宋晓国也在用一腔热血践行“为祖国做科研”的承诺。六年间,他和团队成员紧跟国家重大需求,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开发了国内首套表面活化连接复合装备,解决了航天轻质钛、铝等材料连接过程中氧化膜去除的技术难题。与航天单位合作,研发的火箭贮箱多余物自动清理检测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下一代火箭研制保驾护航。与航空单位合作,开发了航空发动机新一代报警器膜盒成套焊接技术并形成标准,打破了国外‘打包售卖’、‘整体更换’的技术垄断。

对这一路走来的不易,宋晓国一语带过。“可能当时很困难,走过来了也就不觉得了。”

 

           “我没想着服众,我就是给大家服务的

今年1月,35岁的宋晓国出任材料学院主管科研的副院长,成为校区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没觉得年龄和资历是一种压力”,宋晓国笑着说,“我没想着服众,就是给大家服务的,我‘嗅觉’比较灵,看到好的方向和资源,就拉着大伙儿一起筹划着做些事情。更何况我长得比较老成”,宋晓国露出了幽默的一面,“很多大我几岁的人头一次见面都喊我‘宋哥’。”

正如读书时不搞“题海战术”一样,宋晓国“当官儿”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抓重点、抓方向,有目标、有规划。”他简短地说。“走马上任”不到三个月,宋晓国深入理清了学院的科研脉络,在院长张鹏教授及学院骨干教师的支持下,大刀阔斧进行资源整合,把院系较为分散的科研项目和方向重新凝练,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校区发展需要组建了10个科研团队。教师们不再“单兵作战打散枪”,而是“集中火力闯难关”,这种“战术”卓有成效,学院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等方面较去年有了大幅提升。

“我们下一步还有三年计划、五年计划,十个团队还要进一步凝练,组团做大事,其中23个团队要重点发展,五年内实力跃上新台阶,抢占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为威海校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材料学院的增量。”

“有信心才能成事。”宋晓国不断“加火添柴”,让大家的心气儿燃得更旺。老师们取得了成绩,他马上“追着”做宣传。随着一个个成果和荣誉在校院网站、教师群里相继“炸开”,学院教师们做科研的心气儿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士气鼓起来,眼界也要放得开。“做科研不能看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宋晓国说。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选中,材料学院成绩飘红,老师们正在兴头上,宋晓国却在总结大会上拿出了一组详尽的大数据对比,与一校三区、兄弟高校、全省全国的成绩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优势和差距都一目了然。大家提振信心的同时,又产生了时不我待的危机感。

“我有把事情做好的决心,但是也有很多不足,”宋晓国说,走上管理岗位,他也在不断自省,“我的脾气比较急,有时候话容易说重,这个得改。”

宋晓国性子虽急,心却很细,他干事风风火火,但谋事谨慎周全。除了在院系担任管理层工作,他早在2013年就在校区分析测试中心“挑大梁”。在校区领导支持下,他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筹建,顶层设计十分周密,运行流程环环相扣,中心统一配置、统一采购、专人管理,几年下来,中心运营经过实战考验,没有出过任何纰漏。“我在哈工大读书的时候,跟那边分析测试中心的老师们关系特别好,我对中心运转模式比较留心,经常跟他们聊聊运营的优势和弊端,对细节了解得很清楚。”

如今分析测试中心利用率很高,每年为学校创收50余万,不仅成为全校共享的分析测试平台,而且为威海当地的企业乃至山东半岛的企业、高校院所提供测试服务,口碑和影响力逐步增加。

“想得深、看得远、动得快”是大家对宋晓国的共同评价。“宋老师虽然年轻,但是思路特别清晰,抓工作特别实,有大局意识、有担当、有威信、有领导力,”材料学院党委书记赵常信说。“在材料学院,相当一部分骨干教师都是‘80’后,这些年轻人就像一团火,带着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他们就是材料学院的未来。”

 “我们一刻也不松劲儿,就这样‘咬住’目标往前走”,宋晓国掷地有声,“一天,一个月,一年,三年,五年,小成果到大成果,小目标到大目标,一点一点,把愿景变成实景。”他眼神坚定,眸光里盛着的,是一片锦绣未来。

                                              ·记者 谭璇月·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