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热情 好像一把火——疫情下“云备赛”的联创团队

 疫情之下,“云端”之上,学子创新的热情越聚越浓、越燃越旺。疫情爆发之初,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信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联合创新平台的学子们就迅速行动起来,在四通八达的网路上开启了远程协作、“空中”交流、“云端”备战“抱团”升级模式。虽然今年的各项创新赛事还没有准确的时间表,但联创团队的学子们一路奋斗一路歌,“我们时刻准备着”。



 

改造方案,以“变”应“变”

“建设并引导全校学生科技创新生态圈”是联创平台始终秉持的理念,这里有浓厚的科创交流学习氛围,也为学子提供了提升自我的竞技平台。大疫当前,联创学子们的热情却无法阻挡。

HERO-ROBOMASTER & ROBOCON &ICRA”“718创新实验室”“电气学会”“ROVER水下漫游者”“SEVO海上巡游者”“600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组织展现出了哈工大学子超强的应变能力和敢于争先的魄力,在“云端”的交流协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团队的工作方案,从开展“云交流合作”到将“语雀平台”效用最大化,不断以“变”应“变”。

HERO-RC战队为例,到目前为止,共搭建了14个知识库,整理了273篇技术文档,涉及1400多个文件,在这套体系下,全队34人共有6103次协同。即便疫情影响,每周团队例会从未落下,从二月开始共召开了16次全体例会,统筹协调团队工作,并配有详细的记录,记录下各项工作进度轨迹和规划。

为解决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问题,HERO战队“多管齐下”:采用“语雀”技术总结、开发记录、设计报告、记录各个项目的详细方案和测试结果;“QQ”来共享资源、日常交流;“腾讯会议”进行工作总结、交流想法,并且组织大家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和仿真分析软件,对方案进行理论分析。

SEVO600创新团队诠释“慎独”,大都在疫情期间进行了自学和自我管理,C++C语言水平突飞猛进。濮凡淇学会了C++ROSLinux、单片机等一系列技能。

 

不问归期,干就是了

从疫情初发到逐渐转好,联创成员对于开学时间和比赛时间是否会延期等信息十分关心,向各方咨询过程中大家发现,在焦虑中惶惶终日不是办法,只有效率和生产力才是硬道理!有困难怕啥?办法总比困难多,干就是了!

“对于做硬件的来说,最重要的是没有示波器,毕竟这玩意没法买,只能用串口的虚拟示波器。其他的材料比如电阻包、电容包、电烙铁都买齐了,还去高中拿了一个学生电源和万用表。” 718创新实验室陈晨越同学如是说道,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小小工作台。

“云交流遇到的问题,那就云解决。”软件方面的困难718创新实验室使用vs codelive share插件实现了多人同时写代码的目标。“在语雀写博客,不让自己闲着。”“我们利用语雀和github进行协作。尽可能把自己的进度与团队整合起来。”

手头没有焊台,没有单片机,没有传感器,没有示波器,没有电源… 为解决手头设备的匮乏,HERO-RC的杨亦凡自己做了一套迷你版测试套件,假期里购买了一个封装较好的开发板和无刷电机、一个传感器。发现接口不合适,他使用家里的钳子和电脑包里常备的几根杜邦线改线。

杨亦凡负责无刷直流电机电调的软件设计,在与负责硬件的振喆同学交流硬件设计思路的同时,几乎每天都在语雀上更新工作进度与成果。

推动云工作的顺利开展,联创平台指导老师姚统积极为各成员解决问题,组员们都亲切地称其为“统哥”。徐子翔作为视觉组成员,不存在设计思路无法变现的问题,但是测试代码效果用的视频很难找到现成的符合要求的,并且也不能自己拍,这对他来说十分不便。“不过最近统哥帮忙拍了一个视频,”徐子翔说,“可以用来测试。真的十分感谢统哥!”卿晨说:“没有材料自己买,没有设备统哥寄。交流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奋斗让人热血沸腾

联创的日子是充满辛苦的,联创的日子是热血沸腾的。回忆起在学校的奋斗时光,虽然经常为比赛熬夜通宵,但是各个团队成员都十分怀念一起备战的日子,一群人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是青春年华最热血的记忆。把这样的日子“搬”到“云端”,延续这场奋斗、捍卫这份荣耀是联创队员的共同选择。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遇到困难解决困难!”联创队员的话掷地有声。他们说,无论在校园,还是在云端,都会将这热爱与执着发挥到极致,永不停下科创研究的脚步。

“希望我们能早日回到校园,回到实验室,一起奋斗、一起流汗、一起为荣耀而战!”以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这是联创成员们共同的心愿。



 

                                   (记者 谭璇月编辑整理,信息学院供稿,图片均为资料片)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