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梧桐树与金凤雏——“双创园”助力培育“Π型”人才

回想起第一次走进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的时刻,计算机学院网络安全新工科专业的毕业生潘博文还是有几分激动,“这里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个“新世界”就坐落在校园里,两栋创新创业大楼中目前入驻了20家企业,其中16家企业的“老板”或技术负责人是哈工大威海校区的教授。潘博文进入的威海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16家企业之一。

在天之卫近1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学生们有自己的办公桌椅,专用的讨论室和会议室,可以在十几个工作小组、不同的研究方向间自由流转,手中做的是真正的产业化项目,十几位来自网络安全、软件工程、自动化控制等不同专业的老师兼任企业导师,形成了浓厚的企业氛围。

“这里打通了高校与企业的最后一层隔膜,学生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Π’型新工科人才,真正实现了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哈工大威海校区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天之卫网络空间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佰玲说。

 

                            创新创业大楼



栽下“梧桐树”

2017年开始,哈工大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以威海校区为试验区,建设了全国首批六个新工科专业,以转专业的方式接收了150余名大二学生。同一年,以高水平大学驱动的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在校企地的多方支持下快速建设发展。

这里不仅是学校主动响应国家“双创”战略,加速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也是威海校区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平台,“Π”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阵地。

“‘Π’型人才是产业环境快速变化催生的人才培养新标准,在以往‘一专多能’的‘T’型人才基础上,增加了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专业+行业‘两条腿走路’。”哈工大威海校区教务处处长姜永远说。 “面向未来技术与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Π’型工程创新人才与复合型领军人才,就是我们的新工科培养目标。

“足不出校”就能在专业与行业间自由切换,无疑是“Π”型人才培养的理想环境。随着一个个企业入驻创新创业园,“Π”型人才的两个支点有了扎实的“落脚地”。师生们从教学楼走进创新创业大楼,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从“高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扎根在高校与产业的混合土壤中,创新创业园这棵人才培养的“梧桐树”,以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新工科专业和其他交叉学科的“金凤雏”。

仅天之卫一家企业,每年就吸引20名左右的学生加入。而双创园中16家教授挑大梁的企业,几乎涵盖了校区所有的新工科专业方向。


                               “天之卫”的工作室     

                       

要培养新工科专业的学生,老师首先要具备新工科素质。创新创业园的老师们从“面向产业”到“投身产业”,一个人就承担起了校企“双导师”的角色。比起以往,他们更了解产业环境和人才需求,比起企业,他们又更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这是纯粹的企业导师难以做到的。

教授做企业,也曾有人担忧能走多远。为了让这棵“梧桐树”常青,创新创业园采取了“扬长补短”的方式。“‘扬长’就是发挥哈工大的工程应用实力、人才技术优势以及对国家产业政策的准确把握能力,‘补短’就是请企业合作伙伴一起‘打市场’,弥补大学教授在产品推广上的‘短板’,” 创新创业园副总经理石景卉说,“创新创业园中的每一个企业,都不只有成果做基础,而是在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和市场前景的前提上成立的。”

依托高校的人才优势,创新创业园的企业承接的项目基本都涉及到技术攻关和多学科协作,“这与新工科的学生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王佰玲说。今年上半年,由天之卫牵头,联合近三十个大型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了工信部的产业化项目,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到“一线”历练。

“从写代码到项目的部署、运维,学生在这些国家层面的大项目中成长很快,”王佰玲说,“他们也会清楚地认识到,一旦程序有一点纰漏,现场应用的时候就可能出大事故。”

在不断的历练中,学生一点点具备了“企业人的素质。一些做得好的学生甚至到大四就能独立负责上百万的项目,从风险把控到资源调度全部一肩挑,视野和能力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找上门”谈合作。企业最为看重的,不仅是创新创业园输出的产品,还有这里输出的“实战”人才。

               双创园中的天鑫现代服务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室


培育“金凤雏”

“企业发展的需求点与学生成长的需求点两点重合,才算做成事。”这是双创园中大学教授们的共识。

“我们虽然做企业,‘芯’还是育人心。”哈工大威海校区汽车学院院长、威海天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大方说。

这里与校外企业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舍得花时间、下力气,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支持。每一个新加入的学生,都“配备”一名研究生加一名导师,“手把手”带领学生做事。

智能车辆工程专业的谢昊刚进入“天达”时,心情有些忐忑。“面对一个真正的企业环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里除了有专人带,还有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成长计划”。学生是从什么年级加入的,打算在这里做多长时间,希望能学到什么,毕业后的规划是什么,根据这些不同的诉求,“天达”准备了十几套“个性化培养方案”。

 “比如一个学生大三或大四加入,只打算短期实习,我们就会让他参与尽可能多的方向和环节,建立一个从基础研发到推向市场的直观认识。如果一个学生从大一大二就进来并打算长期在这里,我们就会为他制定一个从跟班学习到业务骨干的完整成长方案。”王大方说。

                     “天达”导师“手把手”带领学生做事


每一份“成长计划”,都附有一份时间进度“说明书”。“零基础”的新生,从写一个程序、调试一块电路板做起,到最终参与工程项目、了解产品和市场,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此外,这里也有校外企业所不具备的高自由度。学生可以在项目组中自由“切换”,一个项目流程掌握得差不多了,导师就会建议转到另一个小组里去学习新东西。

企业的工作氛围和一个又一个的新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谢昊在这里除了超前学习本专业课程,还学习了查阅文献、撰写论文,自学了计算机、电机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多种软件编程语言。

“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产业技术更新换代特别快,如果不持续学新东西,不保持创新意识,很快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谢昊说。

除了高自由度外,这里也有企业的严格管理。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有小组例会,有时间节点,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学生每一次任务“升级”都有相关考核。

在周密的“成长方案”和严格的过程管理中,一部分学生在本科时发表的论文或完成的项目就能达到硕士水平,而硕士生则向博士水平看齐。

日复一日,学生们在这里羽翼丰满,成为真正的金凤凰。

                  双创园中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里的“实战”


连锁反应

梧桐树与金凤雏的“相遇”,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第一个连锁反应,是对学生产生的长远影响。“这段在双创园的经历,‘重塑’了我的人生,” 谢昊说,从前碰到一个问题,我的第一反应是害怕,这可能是对未知的一种本能。经过这两年的历练,我现在完全不会感到害怕,即使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我也有信心在一段时间之内把它做出来。”

第二个连锁反应,是为就业添了“一把火”。今年这个毕业季里,从创新创业园中走出的潘博文、谢昊与其他149名同学一道,成为全国首批新工科专业毕业生。他们二人所在的新工科专业,就业率均为100%,就业质量也保持了高水准。

由于在大学里就有长期企业工作经历甚至是独自承担项目的经历,这些从双创园中走出的“金凤凰”是企业招揽人才的“香馍馍”。“不仅能直接上手干活儿,还能牵头做事。”这是多家用人单位给出的好评反馈。

也有人放弃了高薪企业伸出的橄榄枝,只为心中的一份情怀,进入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潘博文就是其中一员。两年多来,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网络攻防、参与国家项目,随团队一起与公安部门联手破获重大网络诈骗案,日益建立起对国家网络安全的强烈自豪感和使命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这件事我想全力以赴去做。”

当然,每年也都有毕业生留在创新创业园成为正式员工,参与指导新一批的学生,开启另一个轮回。

第三个连锁反应,是创新创业园企业对其他新工科阵地的支持。教授们把“培养半径”辐射开来,利用自身资源和合作企业的资源在学院成立校企俱乐部、联合实验室、邀请企业家来校讲座等,为学生的新工科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而双创园这棵“梧桐树”,只是哈工大威海校区助力新工科培养的众多合力中的一个。

目前,哈工大威海校区已有9个新工科专业,在育人道路上一路探索,形成了哈工大新工科‘Π方案,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国际交流、通专结合、学院书院等8个方面归纳出8个“Π模型”,形成哈工大八维一体的立体型人才培养机制,连成一片育“金凤雏”的“梧桐林”。

更多的连锁反应正在悄然发生,更多的学生在“梧桐林”中成长为真正的“金凤凰”,展翅飞上更“高枝”。

新工科“Π型”人才的培养道路还很长,勇于向前迈一步,则天高海阔,一切皆有可能。

                              ·谭璇月·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