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践行者】余泳利:停不下来的“小红帽”
 

 

余泳利说:我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但三年做下来,我发现自己停不下来了。志愿服务,已成了她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小红帽”是汽车工程学院学生会实践部的一个志愿服务板块,以统一佩戴“小红帽”而得名。刚入学时,余泳利作为参与者,参加了校内的学雷锋系列活动、植树绿化校园、捐书、清扫教师公寓,校外的支教、特殊儿童学校探访、清明节扫墓等活动,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余泳利内心很满足。“以前我不习惯接触小孩子,不知道怎么和这些幼稚的小家伙玩。第一次去儿童福利院当我试着和孩子们找共同话题时,我就喜欢上了他们,我从来没这么强烈地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因为被爱,所以更懂如何去爱人,这是余泳利在志愿服务中最初的收获。

三年来,余泳利和“小红帽”队友们先后去过威海市儿童福利院、威海乳山偏远小学支教,也探访过威海盲校、文登特殊儿童学校,为当地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在文登聋哑学校,志愿者们陪孩子们玩,教他们拍照,还做过一次“美丽新视界——特殊儿童摄影展”活动,以唤起更多人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泳利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是两个小女孩做的手工名片,上面写着“可爱的小鱼老师”。“相比我们,这些缺少爱的孩子反而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个小女孩几乎对每个志愿者都说过我喜欢你。”

泳利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拉萨。“在拉萨市儿童福利院,我真正懂得了支教的意义——陪伴。”“援·梦”实践团在拉萨支教了两周,但包括在威海的物资募集等前前后后共筹备了三个月。在拉萨市儿童福利院,他们根据梦想、向上、感恩、健康等主题设计每日活动。“你给孩子们画地图,就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去看看更广阔外面世界的种子;你倾听他们的小秘密、小烦恼,就让他们体会到了人际关系中的信任;你给孩子们讲书中的故事,就让他们有了徜徉书海的渴望。陪伴,是我们在一起做题;陪伴,是我们在一起在草地上歌唱。”泳利说,“孩子们不需要被当成弱势群体,他们只需要一个平等的眼光。没有人希望被同情,我们都需要被理解和支持。”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描述支教活动的帖子:“你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花花世界,也让他们意识到现在的生活很苦;你短期内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又马上让他们品尝别离。”对此,泳利有自己的认识,“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他们需要感受关心,感受爱;他们需要知道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他们需要知道可以做梦!因为更广泛的大多数的需要,所以支教的行为值得肯定。”

对于公益活动来说,想要有好的活动效果和影响力,就要加大宣传,扩大规模,但这往往有违志愿服务的宗旨。余泳利也曾经一度走入误区,想要联系报社,把活动做大。但她把活动创意告诉老师时,老师说志愿服务只要能体现学生的爱心就好。“如果仅仅把公益当活动、当项目,就跑偏了。”

虽然已进入大三,学习压力逐渐增大,但余泳利始终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今年还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她说:“我不会大喊着让大家加入志愿者这一行列。但,试试吧,或许你也会停不下来。” ·记者 张玉芹·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