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王克教授】想你时就去海边


想你时就去海边


  丁效华

老师匆匆走了,没有再给我留下一句话……

几天来只要一静下来,他的影子就在我眼前浮现,让我不时地在回忆中恍惚。说来我是与老师相处时间最长的学生了,19909月我入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一年后从俄罗斯学习回国的老师一面给我们这届研究生上课,一面开始指导我和另一位师兄的毕业论文工作。那时能在师大方程室读研在研究生里是很自豪的,尤其是指导老师还是有许多传奇故事的王克老师。

老师知识渊博,讲东西很细,总能用很恰当的例子和精炼的语言将泛函微分方程、微分包含、分形这些对初学者来讲宛如天书般的东西讲明白。在我的记忆中老师总是面带一种逗人的微笑,这与一只耳朵听力不太好有关,但是老师治学却非常严谨,对我们要求也十分严格。记得有一次讨论班布置我来讲一部分内容,有一步推导我在提前准备时觉得应该很自然,到了讲的时候就说“显然”怎样怎样,老师就让我解释一下,结果我却没有“显然出来”,站在黑板前一身大汗。这以后,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显然的”这个毛病没再敢出过。老师带学生十分注重能力培养,强调我们学习的主动性。他指导我们怎样去查资料,怎样找题目,怎样读书,之后又要检查我们做得怎么样,然后和我们一起交流,尤其是当他感到我们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时他就很兴奋,总鼓励我们顺着再做下去。他说他最在乎的是我们毕业后能独立地从事科研工作。

1993年6月的一天,在东北师大专家招待所,老师应邀参加了我们的毕业谢师活动,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至今年年都会给我即将毕业的学生说起,以后还会说下去:“小丁,我知道你喜欢做科研,但既然到学校当老师,首先还是要过教学关,至少要拿出半年时间……”回想往事,老师的话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现在也更加体会到教学工作对我来说是第一要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生的肯定才是最大的成功。

2003年哈工大威海校区成立数学系,我是数学系的首任负责人。那时数学系的教学工作已初步形成团队,集体备课、导师制、教学研究等工作也已形成制度,顺利展开。但是十多名只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的提高、学科建设等发展问题随之而来,学科带头人的引进自然成了突破口。结合当时数学系老师学科分布情况,再加上同学向我透露老师因身体原因有换换工作环境的想法,2003年秋天我到长春看望老师,并邀请老师来年春天来威海讲学(当时已有几个单位开始动作了)。20045月,老师正式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工作,从此和他喜欢的这片海,还有我们在一起工作生活,一晃就是整整十年。

王老师给数学系的发展带来科学的春风。他来之前,只有刚来校不久的崔明根教授和我两人带硕士,总共招两三个学生。王老师一来就从东北师大带来五六个硕士、博士,从此学术讨论班开了起来,几名青年教师也加入了进来。学术交流开始活跃,国内外的专家受邀来讲学的也多了起来。王老师还给我联系到一次去加拿大阿尔贝特大学学习的机会,虽然因工作到现在还没能成行,但学生培养要走出去的思想对我之后的工作帮助很大,现在我已有多名学生到过国外大学或中科院数学院联合培养。那一段时间数学系科研、教学相辅相长,各项工作初见成效。不久,我们有了硕士点,成为威海校区继车辆工程专业之后的第二个硕士点。另外,数学分析是数学专业学生最主要的基础课之一,老师一来就主动要求承担数学分析的教学任务,他讲授的课程不但得到本科生的欢迎,数学系的大多数中青年教师和期间在读的博士生、硕士生都再次听过至少一遍他讲授的数学分析课。

老师在他所从事的科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但他却能始终朴实无华,一丝不苟,默默地做着他所喜欢的教学、科研工作。威海校区的很多师生不认识老师,却都听说过老师;一个只教几十名数学系专业学生的老师却被有一万名学生的校区学子们推举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老师多年没有参加学术会议了,可不论我们到哪里一说来自威海校区,就有人问起他的情况,说正在读他的文章……

如果你多接触一些老师,你会深深感受到老师追求真理的坚毅和执着。为了随机生物数学理论的研究和推广,他用好几年的时间给学生打基础,一本本专著都是他亲自在讨论班上孜孜不倦地讲授给学生。如果你和他教过的学生多接触一些,从学生的话语中你也会体会到学生对他的崇敬和爱戴。如今老师已桃李遍布天涯海角,相信在天堂也会桃李芬芳。

老师的去世,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晴天霹雳,老师走得太匆忙,没有再给我留下一句话,成为我今生深深的遗憾。

老师,想你的时候就去海边,肯定能看到你,因为你喜欢那片海!

                     (作者为我校区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导、哈工大教学带头人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