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基本概况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位于首都堪培拉市中心的Burley Griffin湖畔,占地145公顷,创建于1946年,是澳大利亚唯一一所由联邦政府创立的大学。创立之初,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一所围绕物理、医学、社会科学和太平洋事务4个领域且只招收研究生的研究型大学,直至1960年学校才开始招收本科生。迄今为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有4位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现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2位(全国共320位院士),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2008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除美国与英国顶尖学校之外排位最靠前的大学,介于美国康奈尔大学(第15 位)和斯坦福大学(第17 位)之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下设7个学院。在校学生总数为16719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有25%的学生来自国外,他们来自100多个国家;年龄最小的学生为16岁,年龄最大的学生为86岁。学校现有200多万册纸质藏书,另有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有3945名教工,其中学术型教工(包括只做研究、研究和教学兼做两类)1578名,一般教工(即教学科研服务人员)2367名。学校82%的学术型教工具有博士学位,远远超过澳大利亚59%的高校平均水平,也比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77%高出5个百分点。 

 

课程设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按大类招生,学生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在大类范围内选择课程,根据所学课程的内容,学校颁发相应专业的文凭和学位。以商务与经济学院为例,学院共开设了12个专业方向:会计、精算、商科、商业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等。学院共开出403门课程,每门课程一般6学分,每个学期学生一般选修4门课程,按规定修满144个学分学生即可毕业。此外,不同学位的课程设置不同,如精算学士学位,共有必修课程19门、选修课程5门,在荣誉学士学年共有2门必修课程另加6门选修课程。有的课程之间有前后序,即只有修完前序课程才能选修后序课程。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是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但仍然非常重视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除接受上级组织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外,内部也采取多种手段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首先,每门课程讲授完后,大多数教师都会主动在考试前将规范化的调查问卷发给学生,学生完成后将问卷返回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育发展和学术方法研究中心”,由CEDAM对问卷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院系和教师。目前学校课程评估还属于教师自愿评估阶段,但从2010年开始,学校将实行三年一次强制性学习效果评估制度。

  为了提升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澳大利亚教学协调委员会”设立了“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奖”,对在教学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进行奖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设立了“校长教学杰出贡献奖”,获奖者将会被学校推荐参加“澳大利亚大学教学奖”。同时,学校还在每年的年终举行 “最后一堂课”活动,最后一堂课由学生最喜欢的教师面向全校讲授,该教师完全由学生挑选。此活动得到校方、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大力支持。

  学生进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后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尽管每个学期往往只有4门课程,但每门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书和留的课后作业也很多。教师对学生通过的尺度把握很严,每门课程超过80分(优秀)的学生一般控制在5%-10%50分(及格)以下的学生要有一定比例。学校规定45分(含)以上不及格的学生有1次补考的机会(免费),补考及格的成绩按50分计,45分以下及补考不及格的课程必须重修。澳大利亚大学完全按学分收费,重修学生需交重修课程的学费,这无形中给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通过调研发现,校方在学生补考、重修和不能毕业方面并没有多大压力,严格的及格和毕业标准确保了毕业学生质量。

 

科学研究

 

  目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研究主要围绕数学、物理学、化学、纳米科学、信息科学、视觉艺术、经济学、商务与工商管理、地球科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与考古学、亚太政策等领域进行。在天文、医学等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大学十强之列。

  澳大利亚大学的科研经费主要包含4大类:竞争性科研经费、其他公共部门研究经费、工业部门及其他科研经费、合作研究中心经费,其中第一类经费,即竞争性科研经费,是由所有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自由申请竞争获得的,获得支持的难度较大,它代表了承担单位的科研实力。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获得的科研资助和科研产出方面在澳大利亚均名列前茅。

 

几点感受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作为资源型国家,澳大利亚与中国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性,同时,由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快速走出,对澳大利亚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大量中国学生到澳大利亚学习,也给澳大利亚大学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在澳大利亚学习中文的人数急剧增多,与中国相关的工作岗位也逐渐增加。“将中国日趋增长的经济与政治影响力视为机会而非威胁”的观点越来越变成澳大利亚人的共识。

  澳大利亚的大学责任与运行模式与中国大学有很大的区别。由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国大学的许多功能在澳大利亚都被社会化和市场化,在后勤服务方面尤其如此。在学生教育方面重点放在传授知识、学业辅导、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等方面,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在澳大利亚,人们对工作的变化习以为常,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令很多澳大利亚人感觉乏味。为了获得新的发展机会,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边工作边学习,已经成为澳大利亚人的平常事,终身学习在澳大利亚人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在澳大利亚,完成职业教育后可直接进入大学学习,进入大学后,与职业教育期间相同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大学教育只是分工不同,职业技术学校同样有很优秀的学生,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因为他们更喜欢从事技能型工作。由于工作需要,博士学位获得者到职业技术学校参加技能培训并不少见。

  教授必须上讲台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的共识,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为例,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年必须给学生至少上2门课(包括教授)。从在澳大利亚进修期间的教授授课情况看,澳大利亚大学教师授课的基本功似乎没有中国教师扎实。澳大利亚大学教师上课的随意性大,在内容组织、节奏控制、板书规划等方面不如中国教师。有的教师的PPT做得比较单调,不如中国高校教师的课件生动活泼,但澳大利亚大学课堂的信息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的参考书也很多。

澳大利亚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较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强。由于专业选择很自由,在澳大利亚很少出现对专业不感兴趣而影响学习积极性的现象。澳大利亚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普遍比较强,考试作弊的现象很少发生。当考试失败后,澳大利亚本土学生几乎不找教师“理论”,但据说来自亚洲的学生通常会找教师“理论”一番。

 

 

前排左一为本文作者哈工大(威海)副校长钟诗胜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