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青年李粤超:筑梦航天 从“科研小白”到“科创先锋”的哈工大学子

近日,由中国青年报社、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联合出品的《强国青年》第二季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播,包括我校区光电科学系17级本科生李粤超同学在内的50位高校学子讲述自己的人生理想、职业追求、生活态度,体现新时代青年学子的奋斗精神。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这个矢志创新报国、拼搏科创赛场的“轻骑兵”。



李粤超,威海校区理学院光电科学系2017级本科生,2021年第五届春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获得者,保研至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跟随谭久彬院士学习。入学以来,李粤超以队长身份获得全国大学生第九届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竞赛特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授权专利两项。


传承创新发展  勇担使命责任


一次期待已久的学习考察,彻底激活了李粤超传承的责任感和创新的使命感。

2018年,他跟团来到哈尔滨本部交流学习,实验室同学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刺激了他,让他感受到了差距。“找老师带我谋创新做科研!”

回到威海,本硕博都在哈工大求学的范光华老师被他的努力所打动,带他跨入了科研的大门。范老师瞄准了航天某研究院的基金项目,悉心指导李粤超参与申请、立项、攻关,并鼓励他尝试突破内窥系统的设计难题。

日积月累中,范老师将身上哈工大烙印,一点一滴地传递给了李粤超,鞭笞着他在传承创新发展之路上努力奔跑。


矢志创新创业  践行报国理想

师傅领进门,努力看个人。

2018年至2019年,李粤超瞄准航天领域对卫星内部器件做高分辨率精密探测的需求,开创性地完成了卫星内窥系统的设计。为了尽快掌握课题所需的知识,他几乎全年无休,甚至除夕夜都坐在电脑前钻研技术细节。

 


靠着这种“功夫到家”的钻研精神,他成功攻克了课题难点。在范老师的帮助下,他作为申请人获批了航天五院的十万元基金项目一项,并于当年受邀参加了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年度会议,报告了自己的研究进展。

在经历几千次仿真设计失败、撰写近百篇实验失败记录、验证了几十种改进方案后,李粤超提出的全反射多环带耦合设计方案,被航天某研究院采纳为卫星内窥设备。结题后,项目经转化在内蒙古等地的矿区推广,检测管道泄漏、预防瓦斯爆炸等。

创新,就这样在传承“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校训中产生了。


扎根赛场  苦练工大功夫


完成课题的成就感让李粤超不再满足于自己做创新,他想带同学们一起创新,向海洋航行器竞赛发起冲击。

组队难是他碰到的第一关。有技术的不愿来,没技术的不敢来。他问遍了身边的同学,有时一天被拒二十多次。上百次被拒后,一支来自7个专业、15人的创新小队飘飘忽忽地建了起来了。

组队难,带队更难。作为杂牌军的队长,最初他听不懂队员们在说什么,甚至连自己的想法都表达不出来。李粤超争分夺秒学习大家的专业导论,逐渐能够合理分配工作,带领大家一起调研航行器的最新发展,一起了解国家重大战略、分析国际形势,逐渐明确了创新的方向。

虽然名为海洋航行器竞赛,但往届参赛队伍大多选择在风平浪静的水池中调试作品,而李粤超带领团队坚守规格、坚持创新,硬是把静态水池里的航行器弄到了海里。



面临螺旋桨经常被海水腐蚀、船只进水和侧翻的几率增大、定位设备在海上失灵等新困难,同时很多队员又在海里晒破了皮、泡白了脚,感觉快要跌落谷底的时候,恰逢百年校庆。疲惫实验后的深夜,在刷屏的朋友圈里读到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工大建校100周年的贺信时,李粤超和他的团队像被一针强心剂重新激活了。

他们陆续攻克防腐蚀、自稳补偿等技术难关,真刀真枪地在实战中锻炼,最终“不靠谱”变成了创新,“杂牌军”变成了冠军,创新成为了他们青春远航的动力。

专家组组长赛后点评说:敢在海水中完善作品,真的打出了哈工大特色。


2021年李粤超获得哈工大第五届春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并在表彰大会上代表一校三区学子发言


本科毕业后,李粤超来到校本部仪器学院,跟随谭久彬院士继续深造。他立志努力练好基本功,向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发起冲击,为铸造国之重器而努力奋斗,为迎接新一代计量标准与仪器的小型化、微型化和芯片化研究做准备。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