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讲座】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青年说”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百家讲坛”21期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青年说”暨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百家讲坛”

时间:202342213:30-17:30 

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 功学楼G202

事项

时间

主要内容

主持人

开幕

致辞

13:30-13:35

开幕

马琮淦

副院长

13:35-13:45

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领导致辞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院长   王大方教授

13:45-13:55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领导致辞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部主任/青工委专委会秘书长 孙于主任/秘书长

颁证

13:55-14:00

颁发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普传播专家”证书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部主任/青工委专委会秘书长 孙于主任/秘书长

会议报告

14:00-14:35

电动汽车“总”起火,到底怎么了?

报告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于全庆副教授   

王大方

院长

14:35-15:10

锂电池行业及其热点问题:高能量密度,快充,长寿命

报告人: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苏新教授

15:10-15:20

茶歇与合影留念

 

15:20-15:55

基于可解释性数据科学技术的电池智能制造

报告人: 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山东大学 刘凯龙教授

王大方

院长

15:55-16:30

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症”难治!快充会是安全“解药”吗?

报告人: 重庆理工大学 汤爱华副教授

16:30-17:05

电化学储能系统健康状态管理前沿技术

报告人: 香港科技大学 唐晓鹏博士

互动

17:05-17:25

交流互动

于全庆

副教授

闭幕

17:25-17:30

闭幕

于全庆,哈工大威海校区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智能汽车分会执行委员、中国电源学会交通电气化专委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青工委员会委员和储能系统与装备专委会的秘书。担任电气工程学报、重庆理工大学学报、Green Ener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从事储能系统及载运工具的电动化和智能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8篇先后入选“ESI全球高被引论文”,先后获ICEEE2017EVS34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2019年电工技术学会年会优秀论文奖、2020年第四届《机械工程学报》高影响力论文奖、2020年第一届电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2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和2022年威海市青年科技奖;入选斯坦福大学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报告题目:电动汽车“总”起火,到底怎么了?

苏新,哈工大威海校区新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国家海外青年人才计划,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海外优青。2012年毕业于美国肯塔基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美国布朗大学、阿贡国家实验室、Eagle-Picher 科技和A123系统;2006年起致力于锂电池材料、设计、安全和生产等方面基础和应用研究;先后负责由美国联邦机构、美敦力、Eagle-Picher 科技、A123系统等资助的锂电池材料,锂电池安全,特种/动力锂电池设计研发和生产相关项目;成功研发了两款高性能锂电池;在一系列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Energy,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CS energy letters 等)上发表锂电池方向的相关论文。相关关键材料产业化项目先后在由中国科协、湖南省政府、杭州市政府以及南宁市政府主办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报告题目:锂电池行业及其热点问题:高能量密度,快充,长寿命

刘凯龙,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22年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2018年至2022年在英国华威大学储能研究院(WMG)先后担任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交通电气化、储能系统建模、管理与控制研究。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9篇、热点论文5篇;撰写学术专著3部,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项。以第一作者身份获评IEEE Tra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Springer LSMS2021等国际期刊与会议最佳论文荣誉5项。主持Innovate UKHVM Catapult等英国科研项目并结题优秀,获英国未来领袖基金提名(UKRI Future Leader Fellowship, 160余万英镑);成果成功应用于Varta Storage(德国电池储能龙头企业)、阿斯顿马丁(英国汽车龙头企业)、UKBIC(英国最大的电池制造中心)等多家知名企业,并受到英国科技部重点关注。担任IEEE Trans. on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Applied Energy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等自动化或能源应用SCI Top国际期刊常驻编委,担任 EnergyIJEPESIEEE JESTPE 等期刊客座编辑。

报告题目:基于可解释性数据科学技术的电池智能制造

汤爱华,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IEEE PES(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委员会动力电池分委会常务理事,机械工程学期刊编委,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主任,北京理工大学访问学者。担任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青年编委期刊青年编委,Designs期刊编委、Energies等期刊的客座主编。主要从事电池储能系统及载运工具的电动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近五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受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分会场主席,Energies客座主编,多个顶级SCI期刊审稿人。

报告题目:新能源汽车“充电焦虑症”难治!快充会是安全“解药”吗?

唐晓鹏,男,2015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本科学位,2020年于香港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动力电池系统的建模、控制与优化工作。在电子电气、能源燃料等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34篇,其中第一作者21篇(含中科院Top期刊15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Cell子刊论文2篇,总引用近1500次,h-指数为20,入选2022年全球影响力前2%的科学家榜单。申请专利二十余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获得了国家奖学金,香港政府奖学金、香港研资局博后奖学金(分别为香港博士、博士后最高荣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特邀大会报告等奖励/荣誉。担任多个SCI刊物的客座编辑以及多个国际学术会议的分会主席等职务,是20余本业内公认SCI期刊的审稿专家,并获Applied Energy期刊的杰出审稿人奖。

报告题目:电化学储能系统健康状态管理前沿技术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