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CADC)在湖南长沙闭幕,校区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团队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明健教授、杜海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两个项目共四个机组的角逐,其中模拟搜救项目获得全国冠军1项、季军1项,并获得团体冠军,对地侦察与打击项目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所有成员均获得奖项。其中,模拟搜救项目继去年夺得单项冠军后今年蝉联冠军,并首次捧回团体冠军奖杯,实现了校区参赛历史上新的突破。
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于2004年由教育部、科技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起,今年是连续举办的第20年,已发展成为一项集飞行器设计、制造、飞行与控制于一体,同时融合科技创新、工程实践、团队协作和对抗竞技的航空航天科研类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沟通交流,通过赛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飞行器相关专业人才,目前累计参与高校超过170所,参与学生超过十万。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1所知名高校代表队的1500余名顶级选手参赛。
校区无人机创新实验室参加模拟搜救和对地侦察与打击两个项目的比赛。在模拟搜救项目中,赵彦淇、赵宇明、李强、蒋钧校机组勇夺全国冠军,林彩玲、郑泽林、李金承、刘颂岱机组荣获全国季军,两机组共同获得团体冠军。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对地侦察与打击项目中,刘力畅、车坤鸿、周洋晨、王豪机组荣获一等奖,曾凡宇、张哲纶、洪飞扬、王兴宇机组荣获三等奖。所有参赛成员努力备赛,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面对突发情况,不抛弃不放弃,一直坚持到上场前最后一秒,最终全体成员均获得奖项,再次刷新校区参加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始终将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鼓励高层次专业教师指导,开展本硕博贯通式创新培养,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建成了校区最大的电子控制类创新平台——大学生电子信息科创平台,支持培育了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仅2022年学院就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家级奖项59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05项,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培养不断追求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李港/文 图片由无人机创新实验室提供)
模拟搜救项目机组比赛中
模拟搜救项目机组(右)与深圳校区机组合影
对地侦察与打击项目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