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讲座】百家讲坛第58期暨梧桐书院格致论坛第80期

讲座题目:超精细化监测全光纤感知高安全智能电池系统

主 讲 人:李宜丁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邀 请 人:于全庆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主办单位:汽车工程学院

承办组织:梧桐书院,研究生会

时    间:2024.07.24(周四) 1400-1530

地    点:研学楼南201

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双碳政策的落地,电动汽车获得了极大的普及,然而动力电池热失控却造成了极大的灾害和损失,目前国家和行业纷纷出台的国标和行标致力于提升电池安全。团队的研究建立在电池安全焦虑的基础上,力图对电池多场耦合失效机理、安全预警和精细化智能管控作出贡献,助力动力电池突破安全瓶颈,打消安全痛点焦虑,推动电动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1、研究采用体系化的理论方法解决电池从老化-失效-失控全过程机理和预警

2、光纤传感智能电池系统有望补充车载光应用的一片拼图

3、信道数量由传统的n+x+zn为电池数量,x为热电偶数量,z为气体传感器数量)路降至不足1/4n路,有效减少约75%的硬件需求与运算负荷,增加感知维度,力、热、气压信号感知覆盖密度提升3倍以上,减少复杂布线、传感器数量及后期维护成本。实现对电池全方位、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感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和可靠性。

个人照片:

主讲人简介:

李宜丁,工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预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及智能化研究。目前已主持1项国自然青基和1项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参与科技部高性能纯电动大客车动力平台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车用锂离子电池动态冲击失效机理与安全预警研究、北京市科委高可靠性全气候电池工程化技术开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研发专项课题。电池安全相关研究内容实现了极早期电池健康和安全状态预警,开展的3C设备高安全智能后盖设计,有望实现全面提升电池工程安全性;智能电池相关研究实现航天领域的先进高倍率电池组成组和管理,将电池管理细化到每节单体电池水平,从力-电-热多源参数角度综合管理电池系统,实现特殊应用场景下的电池细致管理,有望为特殊环境下的电池精细化管控提供解决思路。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交流,担任多个顶级期刊特邀审稿人和学会会员。目前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篇,1篇高被引文章,累积影响因子超200,获授权1项美国发明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及1项PCT国际专利。


文章来源:哈工大(威海)今日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