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更多创新型、紧缺型、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国家留学基金委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创新项目),鼓励中外合作单位聚焦相关专业人才领域,通过国内各选派单位依托其与国外大学已签订的合作协议先行立项申报、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确定资助项目、选派单位按照获批项目及人选条件推荐人选、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录取的方式选拔优秀人员出国留学。
2024年,我校共有5项国际交流项目通过评审,可选拔优秀人员公派出国留学。请相关学院(部)按要求做好本年度创新项目(第一批)人员选拔工作,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具体内容可参考学校国际合作部网址:
https://today.hit.edu.cn/article/2024/02/05/110649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国外合作高校/机构、选派专业领域、选派类别、留学期限及资助期限、咨询方式等详见附件1。
二、资助内容
创新项目资助内容一般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详见《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办法》(https://www.csc.edu.cn/article/2649)第一章第五条。
三、申请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符合当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派简章》(2023年简章见https://www.csc.edu.cn/article/2613)规定的基本条件,系我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读学生(定向就业生除外)或在岗在编教师, 获得留学单位出具的正式邀请信或录取通知书。
其中:
(1)本科插班生:须为项目单位全日制在读优秀本科生(应届毕业生除外),申请时年满18周岁(2024年第一批人员申请时应为2006年3月10日以前出生)。
(2)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正式申请时应为我校全日制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获批项目明确为中外双硕士项目的,申请人可为项目单位在读硕士生(推免硕士生、直博生除外)。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3)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应为我校全日制在读非定向应届硕士毕业生(推免硕士生、直博生除外)或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攻博、硕博连读生除外)。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达到校内免试直升研究生水平。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应为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在读博士研究生,博士入学时间不早于2021年9月(直博生不早于2020年9月),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5)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正式申请时应为我校全日制非定向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
2. 外语水平需达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要求:https://www.csc.edu.cn/article/2657。
3. 创新项目暂不受理以下人员的申请:
(1)已获得国外全额奖学金资助;
(2)已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且在有效期内;
(3)已申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尚未公布录取结果或未通过当年专家评审;
(4)曾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未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擅自放弃且时间在5年以内,或经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放弃且时间在2年以内;
(5)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回国后服务尚不满两年。
四、时间安排
1. 报名:即日起-2月22日17:00(申请材料交至项目立项学院负责老师)
2. 校内评审:2月26日(各项目立项学院)
3. 公示:2月27日-3月4日
4. CSC系统正式报名:3月4日-8日(通过校内评审的申请人方可进行网申)
5. 录取:2024年5月末
6. 派出:2024年6月起,被录取人员陆续派出
五、具体事项
1. 报名:即日起-2月22日17:00
(1)本科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准备附件2纸质版。其中本科插班生另须登录“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http://jwts.hit.edu.cn/(使用浏览器:360极速模式、火狐)进行项目申报并填写《交流期间课程学习计划表》。(威海校区需另填写附件12-15,电子版发送至yuyeyin@hit.edu.cn,纸质版交至主楼221。)
(2)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准备附件3的电子版,并登录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提交预报名申请。研究生教育综合管理系统:http://yjsgl.hit.edu.cn/common/login。
注意事项:
(1)申报人员请将准备好的材料交到相关学院项目负责老师处,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详见附件1。
(2)学院(部)须确认被推荐人员已取得报名必备材料,如外方邀请函/录取通知书、外语水平证明、在校成绩单等,否则不予推荐;
(3)如未按时提交完整申请材料或材料不合格,将失去选拔资格。
2. 校内评审:2月26日
各立项单位负责校内评审,并向国际合作部提交纸版及电子版《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推荐名单》(附件7)
3. 公示:2月27日-3月4日
4. CSC系统正式报名:3月4日-8日
(1)本科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按照相关要求登录CSC信息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并在规定时间内按附件8的相关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2)联培博士、联培硕士、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人按照相关要求登录CSC信息平台进行网上申报,登录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提交正式报名/校内评审申请,并在规定时间内按附件9的相关要求提交申请材料。
注意事项:
网上报名填写“项目名称”时,请选择“国外合作项目”、“ 可利用合作渠道应选择”选择“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经学院(部)推荐并通过评审的申请人于3月4-8日期间完成CSC网上申请。
具体项目信息可咨询各立项单位项目负责老师(附件1)
各项目负责老师:
先进材料领域创新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黄永江老师(项目咨询)
电话:0451-86418317
王宁老师(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415970
未来航天科技拔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陈冬萍老师(项目咨询、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413905
高端装备及智能机器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
于文男老师(硕博项目咨询、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413811
宋建伟老师(本科项目咨询、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413808
“中-德”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创新拔尖人才项目
侯雪老师(项目咨询、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283779
邮箱:houxueyingyu@hit.edu.cn
化学化工拔尖人才联合培养项目
连弘扬老师(项目咨询、提交材料)
电话:0451-86403607
邮箱:lianhy@hit.edu.cn
各部门负责人:
国际合作部:赵媛老师(校本部行政办公楼310室)
电话:0451-86402526
(本科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本科生院:王倩老师(校本部格物楼704室)
电话:0451-86402367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院:刘杨老师(校本部格物楼717室)
电话:0451-86403286
(访问学者、博士后)
人事处:邱莉红老师(校本部行政办公楼416室)
电话:0451-86413179
威海校区负责人:尹玉叶老师(主楼221)
电话:5687815
附件:
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基本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流项目申请表(本科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校内评审申请表
教师学院(部)推荐意见表
博士后申报出国留学项目单位意见表
保密审查审批表
创新型人才培养合作项目推荐名单
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本科插班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类别人员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
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研究生类别人员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 (博士研究生、联培博士、联培硕士)
2024年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访学类别申请材料列表及说明(访问学者、博士后)
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材料审核表
学生出国(境)项目申请表
交流期间课程学习计划书
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承诺书
家长同意书